|
- 彌勒佛 -稱號
彌勒尊佛、等覺菩薩、妙覺菩薩阿逸多菩薩。 聖誕 正月初一日 歷史典故
從他出家為僧開始一直廣結善緣,普度眾生,它是慈悲、寬容、樂觀的化身,他總是一副笑呵呵的樣子,無論多大的困難,他總是積極地去面對,從來沒有退縮過。有的人總是對他冷嘲熱諷,可是他卻毫不在意,對待百姓一視同仁,面對惡勢力絕不妥協、低頭。他經常背著一個布袋四處化緣,他總是將自己化來的食物分給貧困的百姓,不向百姓索要任何的回報,所以人們都很喜歡他,還親切的稱他為「布袋和尚」。 漢傳佛教相信彌勒菩薩是釋迦牟尼佛親定的繼承者,將在日後下凡普渡眾生,中國人皆尊之為「未來佛彌勒如來」、「當來下生彌勒佛」等,並且有佛國於兜率天內院,自晉朝以來,彌勒淨土的信仰日益盛行,且與阿彌陀佛西方淨土信仰和樂融融。淨土宗慧遠的導師道安,因為對經文原義有疑問,發願上升兜率天親自聽彌勒菩薩說法。玄奘、窺基等一代高僧也以往生兜率內院為臨終之大願。 中國五代以前,漢字文化圈的彌勒像有菩薩形和如來形兩類。分別根據《彌勒上生經》和《彌勒下生經》製作。菩薩形彌勒像主要表現彌勒在兜率天為諸天神祇說法的情景。菩薩裝束,兩腳交叉而坐或左腳下垂。如來形彌勒,則是彌勒下凡之後,在龍華樹下繼承釋迦如來的救世責任,形象與如來差別不大。 |
|